近幾年來,
大米的價格一直呈現上漲趨勢,國際的大米價格上漲的最初動力是東南亞的一些主要國家氣候干旱造成了大米預期產量下降。在此期間,其它的品種波動也是不小。
中國的糧食價格還算穩定,據了解,泰國、越南、印度、孟加拉等國家大米的出口價格持續上漲。
泰國大米的報價是每噸480-505美元,創下了自2013年8月份以來的最高水平。
越南大米因為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傳播而引起的市民恐慌,擔心大米供應不足,供不應求,導致大米的價格已經上漲至每噸410美元的價格。
印度大米的出口價格保持穩定,因為出口的需求略微改善,報價在每噸363-367美元。
孟加拉國內的大米價格上漲了5%
目前的原因還是各地遭受不同的災害以及現在的新型冠狀病毒在全球擴散的形勢,糧食交易也出現了一些令人不安的緊縮,還有一方面源自特殊情況下的政府層面的大量采購,另一方面也是源自部分糧食出口國設法收緊出口政策,但是我國居民并沒有過分的恐慌,糧食供求總體是比較寬松的,完全能夠滿足人民的群眾日常消費需求,也能夠有效應對重大自然災害和突發事件的考驗,我國的糧食自給率高,儲備充足,對進口依賴性低。
市面上造成大米漲價的結果有很多種原因的,在疫情發生之后,大米在市面上遭到了市民朋友們的瘋搶,全國各地均出現了搶購以及各種盲目囤積的情況,再加上部分商家去刻意的提升物價,大米的價格也就隨之變得貴了。
免責聲明:本站部分信息摘自互聯網,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立刻刪除。另,本文的真實性和及時性本站不做任何承諾,僅供讀者參考!